发表年份 | 统计对象 | 数字 | 全文快照 | 来源文献 |
1949-1999 | 全国范围 | 分别达到1515万吨 | 到1998年,大豆和薯类产量分别达到1515万吨和3604万吨,分别比建国初期增长1.98倍和2.66倍。 | 查看 |
|
1986 | 淮河 | 179亿斤 | 1983年全流域粮食总产为1182亿斤,其中小麦产量为507亿斤,占全流域总产的43%;水稻产量为285亿斤,占全流域总产的25%;玉米产量143亿斤,占12.1%,薯类产量179亿斤,占15.2%;大豆产量为49亿斤,占水文水资源1494.2%;其他杂粮产量17亿斤,占1.49%。 | 查看 |
|
1986 | 淮河 | 占15.2% | 1983年全流域粮食总产为1182亿斤,其中小麦产量为507亿斤,占全流域总产的43%;水稻产量为285亿斤,占全流域总产的25%;玉米产量143亿斤,占12.1%,薯类产量179亿斤,占15.2%;大豆产量为49亿斤,占水文水资源1494.2%;其他杂粮产量17亿斤,占1.49%。 | 查看 |
|
1987 | 中国 | 160克 | 这次全国营养调查所获得的具体数字是:全国平均每人每日摄取的食物,谷类519克,薯类160克,豆类巧克,蔬菜309克,咸菜13克,水果27克,乳类8克,蛋类9克,肉类39克,鱼虾n克,动植物油16.8克,盐13克,酒3克,其他31克。 | 查看 |
|
1996 | 全国范围 | 36万吨 | 丰收计划5年的实施,共增产粮食1378万吨,棉花26.19万吨,油料159.8万吨,薯类36万吨,水果蔬菜In.9万吨;肉类20.23万吨,禽蛋16.35万吨,奶类1.2万吨,羊毛o.n万吨,水产品42.25万吨,极大地丰富了城乡人民生活,促进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。 | 查看 |
|
2001 | 全国范围 | 分别比上年扩大1471千公顷 | 粮食作物中,稻谷、小麦、玉米面积分别比上年减少1322千公顷、2201千公顷和2848千公顷,豆类、薯类面积分别比上年扩大1471千公顷和184千公顷。 | 查看 |
|
2001 | 全国范围 | 扩大1471千公顷 | 粮食作物内部,稻谷、小麦、玉米面积分别比上年减少1322千公顷、2201千公顷和2848千公顷,豆类、薯类面积扩大1471千公顷和184千公顷。 | 查看 |
|
2003 | 全国范围 | 减少335千公顷 | 其中稻谷减少610千公顷(早稻减516千公顷),小麦减少756千公顷,玉米增加352千公顷,大豆减少762千公顷,薯类减少335千公顷,其他谷物减少166千公顷。 | 查看 |
|
2006 | 全国 | 950.3万公顷 | 落类及杂粮:2005年薯类播种面积950.3万公顷,比2004年增加4.6万公顷,增幅为0.5%.总产3468万吨,比2004年减产89.6万吨,减幅为2.5%.每公顷产t3649公斤,比2004年降低113公斤.谷子、高粱、其他谷物等,播种面积和总产与上年墓本持平。 | 查看 |
|
2006 | 全国 | 比2004年增加4.6万公顷 | 落类及杂粮:2005年薯类播种面积950.3万公顷,比2004年增加4.6万公顷,增幅为0.5%.总产3468万吨,比2004年减产89.6万吨,减幅为2.5%.每公顷产t3649公斤,比2004年降低113公斤.谷子、高粱、其他谷物等,播种面积和总产与上年墓本持平。 | 查看 |
|